1、離心泵的工作原理
離心泵在啟動前,泵內先灌滿液體。工作時,泵葉輪中的液體跟著葉輪旋轉,產生離心力,在此離心力作用下液體自葉輪飛出。液體經過泵的壓液室、擴壓管,從泵的排液口流到泵外管路中。與此同時,由于葉輪內液體被拋出,在葉輪中間的吸液口處造成低壓,因此吸液池中的液體,在液面上大氣壓的作用下,經吸液管及泵的吸液室而進入葉輪中。這樣,葉輪在旋轉過程中,一面不斷的吸入液體,一面又不斷的給吸入的液體以一定的能量,將它拋到壓液室,并經擴壓管而流出泵外。
2、離心泵的參數
離心泵的參數定義如下:
額定流量:泵在最佳工作效率下單位時間內泵抽送液體的數量,即泵銘牌上所標注的數量,以Q表示。
額定揚程:在最佳效率時,單位質量液體通過泵時所增加的能量,以H表示,單位為米。
效 率:液體通過泵所得到的能量與驅動機傳給泵的能量的比值,以Ef或η表示。
功 率:驅動機給泵的能量,統稱為軸功率。 流體通過泵實際獲得的功率。
凈正吸入壓頭:為保證泵不發生汽蝕,在泵內葉輪入口處,單位質量液體所必需具有的超過汽化壓力后所富余的能量。以NPSH表示,單位為m,其中又分為NPSHr(必需的凈正吸入壓頭,與泵有關)及NPSHa(與吸入管路有關,與泵無關)。
3、單級離心泵的組成
主要有葉輪、軸、吸液室、泵體、泵蓋、壓出室、軸套、耐磨環、軸承聯軸器等組成。
4、離心泵軸向力的平衡裝置有哪些?
平衡孔、平衡管、葉輪對稱排列、平衡盤
5、離心泵的汽蝕原理、危害
原理:液體在泵葉輪中流動時,由于葉片的形狀和液流在其中突然改變方向等流動特點,決定了流道中液流的壓力分布,在葉片入口附近的非工作面上存在著某些局部低壓區。當處于低壓區的液流壓力降低到對應液體溫度的飽和蒸氣壓時,液體便開始汽化而形成汽泡;汽泡隨液流在流道中流動到壓力較高之處又瞬時凝失(潰滅),在氣泡凝失的瞬間,氣泡周圍的液體迅速沖入氣泡凝失形成的空穴,并伴有局部的高溫、高壓水擊現象。
危害:(1)泵的性能突然下降;(2)泵產生振動及噪音;(3)泵的過流部分產生破壞。6、離心泵的比例規律及比轉數
對于同一臺泵:Q1/Q2= n1/n2 H1/H2=(n1/n2) N1/N2=(n1/n2)
我國比轉數為:ns=3.65n(Q)1/2÷(H)3/4
7、離心泵的切割定律是什么?
在葉輪切削量較小情況下,切削定律如下:(1)對于中低比轉數泵:Q1/Q2=(D1/D2) H1/H2=(D1/D2) N1/N2=(D1/D2)
(2)對于高比轉數泵: Q1/Q2=D1/D2 H1/H2=(D1/D2)2 N1/N2=(D1/D2)3
8、簡述機械密封的定義
有至少一對垂直于旋轉軸線的端面在液體壓力和補償機構的彈力(或磁力)的作用以及輔助密封的配合下,保持貼合并相對滑動而構成的防止液體泄漏的裝置。
9、機械密封的基本結成(1)動環、靜環組成的摩擦副;(2)有彈性元件為主組成的緩沖補償機構;(3)輔助密封圈;(4)使動環隨軸轉動的傳動機構。
10、機械密封的幾種常用沖洗方式
自沖洗、循環沖洗、注入式沖洗。
11、帶液封罐串級密封與雙端面密封泄漏的判斷方法
串級密封泄漏判斷方法:
(1)液封罐液面上升,液封罐壓力上升,且機械密封無外泄漏,串級密封一級密封泄漏;(2)串級密封外泄漏,串級密封二級密封泄漏;
雙端面密封泄漏:
(1)液封罐液面下降,且機械密封無外泄漏,雙端面密封一級密封泄漏;(2)雙端面密封外泄漏,雙端面密封二級密封泄漏;
12、機械密封沖洗的目的
密封、冷卻、沖洗和潤滑。
13、設備潤滑“五定"是什么?
定時、定點、定質、定量、定人。
14、“三級過濾"是什么?
(1)從領油大桶到貯油桶;(2)從崗位貯油桶到加油壺;(3)從加油壺到加油點。
15、泵的防凍凝要點
(1)保持冷卻水系統暢通;(2)開泵入口、預熱閥,流量以介質不凍凝、軸不倒轉為原則;(3)有保溫的設備,其保溫層必須保持完整無缺。